盘点丨5G-工业互联网10大应用场景
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建设,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良好基础。并且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进展迅速,使垂直行业应用实践更加全面。
5G+场景更多为了实现经济价值,无论是5G还是工业互联网,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都有不同的侧重点。5G的价值需要通过时间来体现,尤其与传统方式相比,前期效果并不会特别明显,企业只有具备能够产生价值的5G场景,才能缩短5G投资的回报时间。
5G最显著的特性是低延迟、速度快、吞吐量大。对企业而言,低延迟意味着操控精度高,而不单单是迟滞效应,满足实时控制、快速可达的需求。其次,基于5G吞吐量大的特性,对传感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从而产生价值增益。快速只是5G的一个特点,5G可以加速释放生产运营环节的最大效能。对企业而言,效能更多的是指经济价值。从经济价值角度来看,使用5G场景的制造企业每年需要投入巨额的运营费用。
5G带来的最大价值,虽然前期投入成本大,但在后续使用中会比原来节省50%,实现多维度的优化,不单局限于某个方面。另一方面,则在于产品与产品外部的连接,供应链会占用较大的现金流和资金预备金,而5G带来的好处则更多在于运营经济价值。
5G+工业互联网三大显著作用,在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5G+工业互联网”将主要发挥基础性作用、聚合性作用、融合性作用,推动产业升级与行业转型。
基础性作用:目前5G已可支持毫秒级空口时延,能够满足很多垂直行业的数字化场景,比如:港口、采矿、钢铁、建筑、仓储等行业的远程控制、无人控制等场景都是基于5G国际标准R15版本进行的产业化创新和融合应用探索。R16标准进一步面向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引入新技术支持低于1毫秒空口时延以及更高可靠性,将有力支撑工厂生产线内网控制、机器人控制、运动控制等低时延高可靠业务。
聚合性作用:5G不仅提供网络连接,更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有机结合并带动相关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5G的推广和应用过程,即是5G与各类信息通信技术聚合创新的过程。进而与区块链、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全息影像等技术融合创新,支持各类工业场景和应用。
融合性作用:我国工业门类众多,企业所处阶段不同;求差异性大,个性化更为突出。“5G+工业互联网”’必须与工业特有的技术、知识、经验紧密结合。
10大典型应用场景
在电子设备制造、装备制造、钢铁、采矿、电力等5个行业率先发展,培育形成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等10大典型应用场景,助力企业降本提质和安全生产。
协同研发设计:远程研发实验一科研人员结合现场画面和数据,远程在线协同完成实验;异地协同设计或设计人员利用各类虚拟现实终端接入沉浸式虚拟环境,异地协同修改设计图纸。
远程设备操控:设备操控员根据生产现场视频画面及各类数据,远程实时对现场工业设备进行精准操控。
设备协同作业:生产现场的多台设备按需灵活组成一个协同工作体系,实现多个设备的协同调度及分工合作。
柔性生产制造:数控机床等设备通过无线化改造可以实现快速重构,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现场辅助装配:现场人员通过AR/VR眼镜等智能终端获取增强图像叠加、装配可视化呈现,辅助完成复杂精细的设备装配。
机器视觉质检:质检终端根据边端、云端算法对高清图像的识别与分析,实现产品缺陷实时检测、自动分拣与质量溯源。
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利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测数据与数据挖掘等技术,实现对设备故障的诊断、定位、报警或动态预测。
厂区智能物流:智能物流调度系统对厂区内的物流终端进行调度管理,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的物流作业。
无人智能巡检:采用智能的巡检机器人或无人机等移动巡检设备替换传统人工巡检,实现高效灵活、更大范围的安防巡检。
生产现场监测: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图像识别、自定义报警等技术,实现生产现场全方位智能化安全监测和管理。
工业互联网将会成为5G系统万物互联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制造末端既可以分享移动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云资源,又可以通过移动窗口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在工业互联网中交互信息,使工业互联网真正融入到移动电子商务中。但就目前5G的发展情况来看,仍旧处于探索阶段。想要真正成为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仍需努力!